“坚决反对打着环保等旗号,超出法律法规规定限制养猪业发展。”一句话掷地有声,让许多养殖户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。
根据生态环境部负责人的说法,猪肉供应关系着老百姓的“菜篮子”,为了促进生猪养殖生产,生态环境部采取了多项措施。
其中包括会同农业农村部,规范禁养区的划定和管理,截至现在已经减调1.4万个禁养区。还有就是超过96%的养殖户不需要办理环评手续,在线填写备案表就可以。
消息一出,立即引发广大网友的热议。“支持,养殖业不容易,都是一样的,希望合理规划,减少污染,采用科学的养殖模式,比如桑基鱼塘,而不是单纯的禁止养殖、强拆。”有网友说。
还有网友表示:“当初一些地方打着环保旗号一刀切禁止养猪,现在需要考虑的是,不该拆或可以不拆但已经拆了的就这样拆了?打消掉的积极性如何能恢复?”
实际上从广大网友的热议中,老崔看到的是,大家最害怕的是好政策出台后,被地方政策扭曲变形“一刀切”执行。
无论是媒体报道,还是部分网友爆料,在过去的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中,一些地方的确曲解中央的政策,担心被问责,直接一刀切了。
一位网友说:“现在鼓励养殖,最怕的是什么呢?当初不让养的时候,直接一刀切拆了,现在鼓励养殖,如果刚把养殖场建起来,过两年又一刀切不让养了怎么办?”
在老崔看来,必须要警惕环保政策在地方执行层面出现“一刀切”的情况,坚持科学精准治污,因地制宜,不能念歪了经伤害民生!